立平 - 中文

Teacher Profile

董君兰

Verified Teacher

School / Location: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斯坦福中文学校) Palo Alto, CA

Contact Info:


Bio

scsteacher

Teaching Experience

Grade taught Years of experience Currently teaching MLP Verified
八年级 3 yes

Posts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10 14:28
    重点:
    1.本课中关于十大名花的词汇;
    2.复习相声这种曲艺形式;
    3.本学期八篇论语大汇总,进行总复习;
    4.复习成语,了解“不”字组成的成语。

    难点:
    1.理解中国文化中,人和大自然、和花草树木是相通的道理。在中国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好多花都是有生命的,有性格和感情的,并且象征着一定的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荷花象征高洁,梅花象征勇敢,等等。人们赋予花草树木人的情感,把它们人格化,这种修辞手法叫“拟人”。

    2.认识中国十大名花,能够把花和名字匹配起来。可以让学生画出十大名花,并给每种花批注。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10 14:09
    1.图片导入:挂出中国十大名花,让学生说说都认识哪几种?
    2.谈谈你最喜欢哪种花?它们的特色是什么?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10 14:00
    重点:
    1.复习“相声”这种曲艺形式;
    2.了解成语:idioms,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参考:http://www.zdic.net/appendix/f23.htm)。
    3.本课的词汇;
    4.“全”字组成的词。

    难点:
    1.成语与习用语、谚语的区别: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所认,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参考:http://www.zdic.net/appendix/f23.htm)。
    2.本课中出现了大量与身体有关的成语,且出现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头到脚。所以,讲课时可以挂一幅人体图,边讲边把涉及的成语贴在相应的身体部位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10 13:33
    1.讨论:什么是成语?请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成语。
    2.上学期最后一课我们学了“相声”,关于这种曲艺形式,你都了解些什么?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10 13:26
    重点:
    1.“季”字与“提”字组成的词。
    2.本课的词汇释义与用法;
    3.朗读了解本册的八篇论语,重点学习第一篇。

    难点:
    1.关于“摇桂花”及保存的过程描述,注意几个动词的运用:铺(上竹席)-抱(着树)-摇-挑(去小枝小叶)-晒(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让学生把这个过程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下来,并进行说明。从而加深对这些动词的理解。
    2.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带着思考阅读:为什么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10 13:09
    图片导入:把几张关于桂花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提问:
    1.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有没有见过这种花?这是什么花?
    2.它在什么地方生长?什么时候开花?它有什么味道?都有哪些用途?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6 23:44
    重点:
    1.掌握“复”字和“轻”字组成的词,理解词义并造句;
    2.掌握本课的生词的含义及用法;
    3.整体感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分秒必争。同学们,抓住你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吧,这样,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你就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我这一生没有白过!

    难点:
    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如排比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再如反问句的运用: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另外,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如: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 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 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 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 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些修辞手法把“时间”写活了。

    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也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练习仿写这些句子,加以巩固掌握。如:
    • 我打游戏的时候,时间从鼠标上悄悄过去;
    • 我聊天的时候,时间从嘴皮子上过去;
    • 我考砸了,当我叹息没有好好复习时,时间又从我的眼皮底下一闪而过了。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6 23:07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能不能用格言、警句、或我们学过的一句论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6 22:41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2014央视马年春晚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M_ponCkI4
     

    提问:照片中的女孩叫大萌子,视频中播出了她一岁起直到成年后和爸爸的合影。你能从中看出时间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吗?当你长大后,再回首来看那些儿时的老照片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我们这匆匆的一生中,你愿意白白地走一遭吗?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6 10:15
    重点:
    课文中关于历史朝代及人名的词汇,如: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秦始皇,诸葛亮,等等。可用一张中国历史朝代及重要人物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并简单介绍一下相关的小故事。

    难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最重要的曲艺形式之一:相声,英文翻译crosstalk或comiccross-talk,TALKSHOW脱口秀,或CHINESE COMIC DIALOUGE ,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 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一捧一逗;群口相声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如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欣赏几个不同形式的相声。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6 10:04
    从YOUTUBE上选播一段相声,语言要求幽默诙谐,内容既简短易懂又与课文有点儿关联,如:相声“三国人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UG05yFU


    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曲艺形式?以前有没有看过类似的表演?表演者是谁?内容是什么?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5 11:09
    请同学们尝试写一首诗歌(可选)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5 11:05
    这首诗恬静、优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要求朗读的节奏轻松、舒缓。 可以集体或分组读,也可以由个人上台朗诵表演秀。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5 10:57
    重点: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中国著名诗人艾青说过:没有想像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像。
    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程。如:课文中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

    难点:
    让学生明白诗歌的写作手法。如:本文中有的地方描述了真实的事物,这是写实;有的地方却是描写了自己的想象,这是写虚。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哪一节是写实?哪几节是写虚?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5 10:35
    1.图片导入: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星空图,鼓励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谈一谈从这幅图中他们能联想到什么?
     2.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天上的街市”,体会诗与音乐的美。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5 00:02
    重点:
    理解本文的哲理:要珍惜时间,使自己的品学日有进境,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而圆满的生命!

    难点:
    本课词汇量大,内容抽象,不易理解。讲解中多举例子或讲故事来说明。
    如:前两课中所讲的“孔子学琴”与“齐白石画虾”,就是“追求知识,学习技能”及“品学日有进境,不息不止”的例子。
    [-1]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4 23:43
    提问:
    1.人这一辈子,都会经历哪些方面的成长? 身体,年龄,学识,技能和品德。
    2.你认为哪种成长最重要?
    [1]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4 23:04
    重点:
    ”(没有或不够)字组成的词:缺点,缺德,缺口,完好无缺;
    "“(表现出)字组成的词:浅显,显著,显然,明显。
    鼓励同学们展开造句比赛,从而考查他们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的程度如何。

    难点:
    本课词汇量大,描述性的词语多。如“若断若连”,“浓墨点”,“拱起”,“长臂钳”等。可在释义时结合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4 22:46
    图片导入:展示齐白石老人六十岁以后三次改变画虾笔法的图片,让同学们找出这些图片中的虾有什么不同?哪幅图中的虾最生动逼真?
    [0]
    董君兰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8-04 20:42
    关于“论语”部分:每周对所学过的"论语“当堂进行背诵比赛,能背出的同学均可奖分。每单元共八篇,这样到了期末考试时,学生就能轻松应对关于”论语“部分的口试与笔试。
    [0]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