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平 - 中文

马老师分享:如何处理学生可能产生的对课文的抵触和挑剔


10/22/2015
马立平:
就如何处理学生可能产生的对课文的抵触和挑剔,我分享自己的一个教训和经验。我们新八年级《中华文化之窗》里选用了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去年教的时候,学生流露出不以为然的态度,说“苹果、石榴”既好看,又好吃,并没有错,作者的爸爸为什么要拿它们做反面的例子?这样的问题问出来,我再怎么解释也已经陷入被动状态了。今年(上周六)又上这一课了,我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是90年以前一位中国作家写的他和他爸爸的故事,我们来看看那时候爸爸和孩子的关系与我们今天有什么不同?也来想想那位90年以前的爸爸对孩子希望现在是不是已经过时?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拉开以后,孩子们的心思就集中在文章的内涵里,而不是挑剔细节的逻辑,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be humble and helpful 在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反过来,也理解了用“苹果”和“石榴”作对照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已。我反思,如果我们先让学生认识到时空的区别,他们就容易站到当事人或作者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急于联想当下的情况,其结果,反而容易发现课文对当下的启示。总之,我常常觉得我们的学生能够有机会通过学习中文接触祖先的文化和遥远的历史,相比他们的美国同学来说真是一种幸运。
游毅敏-NJ-华夏:
我教七年级,这周课后阅读“和氏璧的故事”,也需要这样的铺垫。我女儿听完这个故事,是课后作业,眼泪都要出来了,抱怨说“为什么要给我们听这样的故事?这些皇帝就像魔鬼!” 还有些学生会质疑为什么中国古时候的人,要这样去一而再再而三的牺牲自己的身体,来献玉给皇帝?我和大家分享我和学生的交流,也想听听大家还有什么其他解说法。

我说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中国的历史学家记下来的一个故事,读这个故事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并不是说要鼓励大家去向这个卞和学习这种做法。在座的同学有可能以后去做政治家外交家或者企业家学者,不管做什么,当你和中国打交道的时候了解中国的历史理解中国人行为的历史渊源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集权世袭制度,以及儒家学派的君君臣臣的哲学,造成民众甚至国家大臣对国家的希望就是希望有一个明君出现,卞和献玉是映射了这样一种现实和希望。捎带着告诉学生,中国文化中对玉的崇拜。

黄格林-CO-博华:
然而卞和献玉的时候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还没开始 儒家还不是统治学说 这样解释是不对的。。。
游毅敏-NJ-华夏:
@黄格林-CO-博华 谢谢提醒。卞和献玉是不是始见先秦时《韩非子》?可不可以说有其反应几千年来中国大众寄希望于英明君主的渴望?以及世上不时有奸臣当道,指鹿为马,昏君治国的情形?也有璞玉总会见天日的坚持和希望?这个故事马老师怎么和学生讲解呢?我是抛砖引玉啊。
马立平:
@游毅敏-NJ-华夏-MLP 七年级第二单元讲写人物,收了课文《将相和》,课文之前安排了阅读材料《蔺相如》作为铺垫和支撑,《蔺相如》里有“完璧归赵”的故事,那块玉就是“和氏璧”,我想不如把和氏璧的故事也介绍给学生吧,这样这一组文章互相照应,就比较丰满了。但是现在看来,我那时候有关玉和当时社会的知识还不够,对孩子们的了解也不够,这个故事改写得不足以让我们的孩子们容易了解其内涵。我想现在如果我来重新改写,就会好许多。其实,除了这个故事,其他还有一些篇章,比如《小英雄雨来》,也需要有一些修订,我们这边的孩子才可以更好地理解。

我对《和氏璧的故事》文化涵义的认识,请容我另外找时间再写。

流传数千年的故事的涵义常常很深,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够在写作上避开让学生误解或产生负面或抵触情绪的地方,不一定要马上理解其深刻涵义,只要读的当下受到过一点感动或震动,将来生活里的某个时刻这些意义就会显现出来。“和氏璧”的故事我也是小时候听到的,可是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常常令我重温这个故事。这正是经典较之一般文章的优越之处啊。

游毅敏-NJ-华夏:
同意,也许现在为这个故事流过眼泪,感到震惊,而又深深地不理解的孩子,会对这个简单的故事印象深刻,也许将来成年后的某个时刻,某种事件,会触动这个记忆,体会其中的含义和启示。